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社会实践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及数计学院明德教育工程,本着笃行明辨、服务社会的原则,延安大学数计学院赴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开展了“探寻侯明书老师足迹,做延安精神的传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
8月9日上午,数计学院社会实践队通过参观渭华起义纪念馆,挖掘红色文化,寻访革命遗迹,学习革命精神。
渭华起义纪念馆坐落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的高塘塬上,南接秦岭,北邻渭水,川塬起伏,沟壑纵横。渭华起义的发生,填补了西北地区革命斗争史上的空白,树立了党领导的西北人民革命斗争史上一座丰碑,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在渭华起义陈列大厅暖色的灯光下,我们看到了数百位革命先烈为了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抛头颅洒热血,大门口的石碑上篆刻着渭华起义的光辉历史。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践活动中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探访侯明书故里 践行侯明书精神
结束昨日疲惫的奔波,经过一夜的休整,数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又踏上了“探访侯明书故里,践行侯明书精神”的路程。纵使烈日当头,也难挡同学们激昂的热情,8月10日上午,我们驱车前往侯明书老师故里——华州区高塘镇南侯村。
在南侯村村主任侯朝阳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建档立卡户侯正端的家中。在与侯正端老人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了侯明书老师坎坷的幼年经历。“延大的!是延大的老师”,提起侯明书老师,侯正端老人立刻精神抖擞起来,“他小时候苦得很,被国民党拉去做了壮丁,书也念得断断续续······”
毛主席曾说过:“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村主任侯朝阳告诉我们,当地主要以花椒作为经济发展农作物,为深入拓展此次实践,投身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实践小队跟随着侯正端儿媳孙碧云的步伐来到了南侯村花椒基地帮助当地村民采摘花椒。结束了一上午的辛勤劳作,队员们满载两笼花椒而归。
中午,我们来到了南侯村村委会,在这里我们详细地与村支书张玉惠了解南侯村的情况,介绍了此次社会实践的内容,即向村民们宣讲侯明书老师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并与南侯村村委会合作建立“延安大学数计学院社会实践及劳动教育基地”。宣讲会上,团队负责人陈子涵向村民们讲述了侯明书老师的先进事迹与其对延安大学的深远影响。接着,郑璐老师对于此次宣讲进行了总结,他首先感谢南侯村村委会提供的实践机会,称赞南侯村的纯朴民风与村容村貌,并授予南侯村村委会“延安大学数计学院社会实践及劳动教育基地”荣誉牌。宣讲会在村支书张玉惠的总结下圆满结束,张书记在总结中表达了对我们宣讲的高度赞扬和感谢,并表示会继续向广大村民宣扬侯明书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的精彩人生”。南侯村之行,在弘扬侯明书老师刻苦严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我校新时代青年的志愿服务精神,扎根基层,心系实情,奉献每一份光和热。

览咸中百年峥嵘 仰今朝风华正茂
8月12日上午,我们启程来到了侯明书老师的中学母校——华州区咸林中学。该校由著名教育家杨松轩先生创办于1907年,原名私立咸林中学校,以后几经更改,1972年定为现名。2003年被评为“省重点高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中学,为祖国培养了众多栋梁之才。从该校出来的学生遍布全国,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杰出的贡献,侯明书老师为该校1952届毕业生。
在咸林中学文宣中心主任惠晓飞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小队参观了咸林中学校史馆及荣誉室。走进正义楼,一副对联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楼名正义一代青年仰贞魂,校称咸林八方学子趋关右”。惠老师告诉我们,此楼是由卅元惨案中四名遇难同学的家属所捐赠给学校的抚恤金建造而成,象征着“正义必胜”,也彰显了咸中学子不畏邪恶、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了咸林中学第一任校长杨松轩。“北有杨松轩,南有蔡元培”,杨松轩先生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值得一提的是,荣誉室中保存着的国务院奖状,1960年6月1日,周总理亲自署名并将其颁发给了当时的咸中校长赵玉玑。
参观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咸林中学从杨松轩先生开始的深厚的历史沉淀、浓厚的文化底蕴、沧桑的办学历程以及卓越的奋发精神。


两校协力共进 弘扬侯明书精神
8月12日下午,在老师朱旭光的帮助下,我们在咸林中学多媒体教室举办了“走进咸林中学,弘扬候明书精神”暨 “延安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数计学院精神教育及实践基地”荣誉牌授牌大会,参加本次大会的有咸林中学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黄转龙、副校长雷静、高三年级副主任朱旭光、文宣中心主任惠晓飞,延安大学数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崔林立、辅导员郑璐、社会实践团队全体队员及咸林中学高三年级学生代表,大会由咸林中学副校长梁黎生主持。
会上,数计学院辅导员郑璐首先讲述了本次咸林中学之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陈子涵对咸林中学校友、延安大学一代“醇儒”候明书老师事迹进行了宣讲。接下来,由范烜萍、杨静茹、李佳恒、范泽鹏四位学生带来诗歌朗诵《传承我师精神,勇做时代青年》,表达了对侯明书老师刻苦严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的赞颂与怀念,学生范烜萍展示并赠送了咸林中学个人的两幅书法作品《候明书小传》和《延安大学“醇儒”——不忘初心的候明书》。
接着,数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崔林立进行讲话。他首先充分肯定了咸林中学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成绩,并对咸林中学近年来为延大输送了大批优质生源表示衷心感谢。崔老师代表延安大学与咸林中学签订了《延安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协议》,并向咸林中学黄转龙书记授予“优质生源基地”荣誉牌。延大数计学院辅导员郑璐老师向咸林中学副校长雷静授予“延安大学数计学院精神教育及实践基地”荣誉牌,并向咸林中学赠送价值3000余元的图书。
最后,咸林中学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黄转龙老师进行大会总结。他首先代表咸林中学向两位老师及社会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感谢延安大学对咸林中学的高度认可。黄书记说,延安大学是新时代延安精神的传播中心,延安大学授予“优秀生源基地”和“延安大学数计学院精神教育及实践基地”的称号,既是对咸林中学办学业绩的肯定,也是更上层楼的鞭策。登高以望远,互助以共进,咸林中学将会以此契机加强两校合作,发扬侯明书精神,为延大输送更多像侯明书老师这样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有为青年。
咸林中学已然百余年,百余年的栉风沐雨造就了今天的咸林中学,咸林中学的精业尚德孕育了众多栋梁之才,滋养了“真诚、无私、奉献”的侯明书精神。

通过这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侯明书老师无私忘我、追逐理想的赤子情怀将为更多人所知晓、传承、弘扬。辉光所烛,万里同晷。新一代的延大学子也将会以侯明书老师为榜样,奋斗不止,追求卓越,并将侯明书精神发扬光大,源远流长!